全紅嬋又封神了。
最近的跳水世界盃,她一跳入水,裁判打出滿分。
圖源:網絡
離譜的水花消失術,直接讓「物理學不存在了」。
「我下餃子的水花都比這大。」
圖源:微博
畢竟,她一上熱搜就從不讓人失望,經常一出手就是金牌。
她是橫空出世的天才少女全紅嬋。
你我都已習慣她身上金光燦燦的神話,小小年紀掌控全場,稱霸跳水界。
有人期待,「未來20年都是她的」。
圖源:微博
但是今天,我想「戳破」這個神話。
全紅嬋的天才敘事,并非熱搜上單一的爽。
在這次世界盃蒙特利爾站奪冠之前,她經歷了6連敗,距離上一塊金牌到手,時隔572天。
十五六歲,她面臨比賽的低谷、外界的揣測、名利的沖擊。
那是熱搜之外的全紅嬋。
跟風吹捧她,不一定是件好事。
一跳成名天下知
很多人對全紅嬋的印象,也許還停留在兩年前的夏天。
東京奧運會,全妹一戰成名,她的天才故事鋪滿全網:
出身貧寒,骨骼清奇,天賦異稟,運氣爆棚。
踩中了一切命運的拐點,夸張得堪比魔幻小說。
圖源:網絡
參加奧運選拔賽前半個月,她才把所有動作學完,那時,幾乎沒人知道全紅嬋是誰。
選拔賽后,她一舉拿到積分第一。
跳水界就此殺出了一匹黑馬。
她從未參加過任何國際賽事,第一次出國比賽,就是東京奧運會。
還恰好趕上了奧運延期,卡著最低年齡門檻出征,成為整個中國代表團最小的運動員。
但就像白巖松說的那句話:
「她不是因為小才來到這個跳台上,她是因為水平高。」
在東京,她的國際大賽首秀果然驚艷全場。
圖源:網絡
決賽中的5個動作,她拿了3個滿分;總分477分,她拿了466.2分。
金牌到手,還順便打破了世界紀錄。
全紅嬋,一跳成名天下知。
她就像熱血漫畫的主角,以初出茅廬的稚子之姿橫掃江湖,昨天無人知曉,今日一戰封神。
14歲的少女,懵懵懂懂地在巨大的歡呼聲里,站上了職業之巔。
那個夏天,有多少人因為她看到了跳水之美。
縱身一躍,有人竟然可以比魚還親水。
來源:網絡
更關鍵的是,全紅嬋還那麼可愛天真。
贏了比賽,她一定會滿臉笑容,比心、比剪刀手,對鏡頭前的觀眾致意。
意氣風發的少女,滿是生命力。
圖源:網絡
大概也只有她,可以把賽場變成跳舞的廣場,揮手跳躍,扭腰狂歡。
圖源:網絡
眾所周知,全紅嬋還有點社交牛X癥。
和粉絲握個手,可以變成大型搞笑女見面會,還目光鎖定,約好下次再見。
圖源:網絡
她的愿望很簡單。
將來能開一個比小賣部還大的超市,有辣條、可樂,好多好多吃不完的零食。
圖源:網絡
她發表的冠軍感言也很簡單(又凡爾賽):
「很開心能站在最高領獎台,謝謝。」
圖源:網絡
拿了金牌后的心愿也很簡單。
媽媽生病了,希望可以賺錢回去給媽媽治病。
圖源:網絡
跳台上是大殺四方的冷面女王,生活里又是天真樸實的女孩。
糅合了天賦超然的絕對能力和純粹珍貴的赤子之心,她能成為人氣王,一點也不意外。
對全紅嬋的天才之處,我們早已習以為常。
8歲跳遠展現天賦,開始專業訓練,13歲跳進國家隊,14歲舉世聞名。
開局即是巔峰,自此,她跳出再多的滿分,拿了再多的金牌,也都是理所當然。
天才嘛,優秀是本分,平庸是罪過。
然而,全紅嬋的真實人生,在走下奧運會的領獎台后,才真正開始。
「千年老二」
很多人不知道,在不上熱搜的平常日子里,全紅嬋經歷了什麼。
并非像大家以為的,她一出手就一定是冠軍。
兩個月前,她就因為沒發揮好輸了比賽,埋頭在師兄懷里哭。
圖源:網絡
面對鏡頭,她眼中含著還沒擦干的眼淚,帶著鼻音:
「下一場咱們贏回來嘛。」
圖源:網絡
是的,這兩年,全紅嬋也會輸。
有時還接連輸好幾場,輸了也會懊惱,陷入遲疑。
「總是差那麼一點點,不夠完美。」
「再回去加把勁。」
「得自律一點。」
「保持狀態,不被淘汰吧。」
這些,都是她輸了比賽之后說過的話。
前幾天,看到有人說全紅嬋狀態這麼好,身材纖細、成績出色,「發育期好像對她沒啥影響」。
似乎這也是她天才之處的佐證。
圖源:微博
但稍微去了解一下就會發現,全紅嬋正經受著發育之苦。
她的比賽狀態經常不穩定,207C(向后翻騰三周半抱膝)如同魔咒。
短短兩秒之內抱膝、展開、入水,發揮不好的時候,令人驚嘆的水花消失術,會變成炸魚現場。
女子10米跳台,向來是所有跳水項目中最殘酷的。
它對運動員身材的要求及其嚴苛,身高、體重稍有變化,就要調整動作,否則入水效果就會大打折扣。
2021年,全紅嬋爆紅的時候,跳水女皇高敏就「預言」過,她接下來會遇到最大的困難——發育。
那是一個「走鋼絲」的過程,不斷考驗她的技術、力量和自我。
圖源:微博
現在,全紅嬋正在走這條鋼絲,一年長高10厘米,面臨身體上的巨變。
所以她再愛吃辣條和其他零食,也只能極度自律,控制身材。
圖源:網絡
這番自律保持的纖細身材,實在不該用「天才」二字簡單抹去。
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壓力,全紅嬋已經承受了太多。
她的同齡人都在發愁應對考試,她苦惱的,卻是如何在不穩定的身體狀態下,重回世界巔峰。
而現實是,一個運動員不可能永遠身處巔峰。
全紅嬋說過,自己不喜歡被很多人關注:
「總覺得如果跳不好,大家就不喜歡我了。」
圖源:網絡
果然,全民吹捧全紅嬋的陰暗的另一面,在低谷中顯出了原形。
你可以看到,一些人把她捧得多高,就可以把她踩得多狠。
全運會奪得單人金牌之后,全紅嬋狀態不好,在國內外的賽事里,接連輸給隊友陳芋汐。
那段時間,網絡上遍布著對全紅嬋的失望。
「又輸了,再難奪金。」
「又輸了,冠軍曇花一現。」
圖源:網絡
「現在單人決賽變千年老二了。」
圖源:網絡
他們揣測她成績不佳,是因為「錢賺多了,廣告贊助多了,心不在焉了」。
她奧運會之后驕傲了,落戶廣州,也是太虛榮。
圖源:網絡
她還被造謠因為六連敗只拿銀牌,成績太差被退回了省隊,遭遇職業生涯的至暗時刻。
逼得全紅嬋的主管教練陳若琳都出來辟謠:
「從沒回省訓練。」
圖源:網絡
早在2021年夏天,就有很多人說,別把全紅嬋架上神壇過度吹捧,給她一些容錯空間。
造神的下一步,可能就是失去理智的苛責和惡評。
圖源:新浪微博
如今果然應驗,網絡暴力的傷害已經造成。
一片吹捧夾雜著質疑,全紅嬋的微博早已停更,不再分享生活。
發育的難關、起伏的狀態、外界的風浪,是全紅嬋生活的另一面。
這里,不是只有最高領獎台的光鮮,也有低谷和難堪。
用「強者」代替「天才」
低谷時的嘲諷,和現在一邊倒的歡呼、贊美,本質上似乎沒什麼不同。
他們無非是「痛罵天才退步了」,又「祝賀天才歸來了」。
這一次次的跟風狂熱,讓我不由得想起全紅嬋剛火的時候,各路妖魔鬼怪紛紛出動的魔幻景象。
他們誓要把出身寒門的全紅嬋寵上天。
聽說她喜歡吃辣條,喜歡她的粉絲就把成箱成箱的辣條送到她老家,堆滿她家門口。
圖源:網絡
她想開一家裝滿零食的小賣部,就有「熱心」的房地產商送來商鋪、住宅和20萬元的獎金。
圖源:微博
線上的熱度不夠,還有人開始線下騷擾。
那時,全紅嬋的老家是網紅地標,每天至少有2000人去她家門口打卡。
各地主播趕來,做起了24小時直播。
圖源:網絡
吹捧全紅嬋的時候,他們蹭著流量,漲著熱度。
後來轉身跟風踩的時候,卻不留一絲情面。
「吹爆」和「網暴」之間,竟然只有一線之隔。
從拿到全運會的單人金牌,到最近奪得蒙特利爾站的冠軍,全紅嬋用了572天。
中間一年多的空白,她輸過,也遲疑過,但不變的,是她一直走在那根鋼絲上不停歇的訓練。
直到這次奪冠,又有人說全紅嬋王者歸來,天才依然屹立不倒。
天才敘事,真的遮蔽了太多。
遮蔽了她訓練的刻苦、對身材的自律、在低潮時的反復對抗。
圖源:網絡
她作為一個鮮活的十五六歲的女孩,身體和精神上所經受的壓力,都被輕飄飄的「天才」二字抹去。
這何嘗不是一種不公平。
全紅嬋的前任教練何威儀也說過,最好不要過于強調她是天才少女。
她的成績,都是天賦加刻苦訓練得來的。
圖源:網絡
好在,這些或好或壞的聲音,并沒有真正影響到全紅嬋。
她依然是那個純粹的女孩,在努力調整身體狀態。
最近比完賽,她又比出了經典的剪刀手,對觀眾致意,滿臉的臭屁和得意。
圖源:網絡
誰能想到,從東京奧運會出發,兩年之內,分數、獎牌、輸贏、名利、巔峰、低谷......所有的味道,全紅嬋都已經嘗過一遍。
她跌倒過,也站起來了,然后,一步步穩穩地走到更開闊的世界。
而現在,她也才16歲而已。
所有人都期待在明年的巴黎,妹妹會以怎樣的姿態亮相。
我想,她依然會像一根針,輕巧地鉆進水里,壓住水花,波瀾不驚。
到那時,希望每個人都能稱她為「強者」,而非簡單的「天才」。
全紅嬋,不只是天才。